|
獵頭的由來 |
|
2007年10月12日,已點擊:78692次 來源: [打印本頁] [收藏本頁] [關閉窗口] |
相傳在原始時代的美洲,有一個食人部落。每次戰(zhàn)爭結束,他們就會把敵人的頭顱割下來,作為戰(zhàn)利品帶回部落,并將人腦吸干,懸掛于部落內,以此來顯耀自身的實力,又可以用來威嚇來犯的敵人。后人把當時這種帶有幾分原始野蠻色彩的行為稱之為“獵頭”。 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后,美國作為主要的戰(zhàn)勝國之一,不僅大肆搜羅戰(zhàn)敗國的機器、武器等“硬件”,而且不遺余力、不辭辛苦地獵取戰(zhàn)敗國的先進技術等“軟件”,尤其是那些掌握了先進技術的精英人才。那時,人們常把這樣的過程稱之為“獵頭”。而最早獵頭公司的雛形,可追溯到二戰(zhàn)期間的“阿爾索斯突擊隊”。 在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中,當戰(zhàn)爭還沒結束的時候,羅斯?偨y(tǒng)就向國家科技局長討教:“戰(zhàn)爭結束以后,我們要做些什么?”當時的科技局長布什給他寫了一個報告:《科學技術——無止境的邊疆》。報告指出,科學技術有著巨大而無窮的潛力,重視科技人才,發(fā)展這方面的潛力,是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才能達到的。這個特殊手段就是要組建一支特殊部隊,到戰(zhàn)敗國那里把科技精英弄到手,使他們流向美國。 就這樣,“阿爾索斯突擊隊”帶著任務,秘密地來到德國,經過努力將德國許多著名的科技專家一一地俘虜過來,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原子能專家哈恩和火箭專家馮·希勞恩。 被美國俘虜的這批專家到了美國后,有相當一部分人,包括希勞恩都入了美國籍,在美國做了官,并對美國空間科學技術發(fā)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。美國正是由于起用了希勞恩這個德國火箭專家,才使他們的三名宇航員成功地將火箭送到了月球上。因此可以說:“阿爾索斯突擊隊”是美國政府最早的一家“獵頭公司”。 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以后,隨著戰(zhàn)后世界經濟的全面復蘇,知識、信息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(fā)展,美國工商企業(yè)對人才的需求顯得越來越迫切。有的企業(yè)為把一個人才挖過來,甚至不惜連整個企業(yè)都買下來。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為把一個名叫斯特勞斯的電器工程師挖過來,當用高薪不奏效時,就把這個小企業(yè)連同他本人一起買下來。 菲利浦公司也曾以高薪聘用一位工程師失敗后,一狠心把那個企業(yè)給買下。由此可見許多大的工商企業(yè)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或所看中的人才,可以不惜代價。于是專為這些大企業(yè)物色各類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中介機構,即“獵頭公司”便應運而生,并迅速在美國發(fā)展起來。 |
◆
本類相關信息 |
|
|
|
|
最新公告 招考 資訊 |
|
|
|
|
|
|
|
熱點專題調查 |
|
|
|
|
|
|
|
圖片新聞 |
|
|
|
|
|
|
|
|